科技与电影的融合不仅体现于大银幕上令人炫目的视听特效,更推动着电影行业生产方式、管理流程调整升级,为电影产业全链条高效赋能
建立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符合的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专业化质量体系,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电影工业化建设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巨大的摄影摇臂在一辆静止的列车置景上空滑动,棚顶悬挂着固定机位摄影机,多位摄影师携带可移动摄影设备在车厢中动态拍摄……摇臂机位、吊装机位、可移动摄影设施,共同打造出一个模拟“高速行驶”状态的列车拍摄场景。
这是深圳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上铺设的展台之一。
2023年8月23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一场电影从业者的盛会,吸引了包括大疆在内的近5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各领域头部企业超100家,国际参展商约占40%,参展内容涵盖电影制作、放映设备等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
“我们在这里寻找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和应用,及时来更新设备、提升拍摄水平,以便更完美地实现预想的拍摄效果。”一名影视从业者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中国的电影工业化,是在新型工业化战略背景下推进的,科学技术创新成为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的重要的条件。《“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也将“电影科技能力明显地增强”列为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
科技创新支撑管理方式革新,促进电影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工序工种更加专业,有力推动规模化、高效率生产;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前沿方向,促进技术应用实现批量复制;以科学技术创新突破“标准垄断”,建立完善中国电影技术标准化体系,为电影工业化发展开辟新赛道、打开新空间。
近年来,中国电影从业者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将创新技术融入电影创作和生产管理各环节。科技与电影的融合不仅体现于大屏幕上令人炫目的视听特效,更推动着电影行业生产方式、管理流程调整升级,为电影产业全链条高效赋能。
在中国影视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上,参展企业展示LED虚拟拍摄系统(2023年5月5日摄) 黄伟摄/本刊
《流浪地球》(系列)、《外太空莫扎特》、《四海》、《我和我的祖国》、《邪不压正》、《中国合伙人》……在这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幕后,都能找到刘杨团队的身影。
现年四十岁出头的刘杨,是三界影业影视制作服务公司创始人。该公司擅长使用高科技管理软件实现拍摄现场视频管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刘杨时,他正在某部电影的拍摄现场。在他的手机上,可以清晰监看现场拍摄进度。
现场视频管理,可以实现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有机衔接、一体化管理,已成为电影工业化操作流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工业化,意味着更细的分工、更专业的工序工种。有了新技术的支撑,拍摄现场可以实现实时的视频管理,大大提高了各工种之间的协同效率。”刘杨说。
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拍摄过程为例。作为一个后期视效镜头制作量巨大的项目,该片拍摄素材时长超过一千小时,上千个视效镜头的拍摄需要在绿幕前完成,并直接进行现场合成。
比如演员穿着宇航服在月球上的画面,虽然拍摄时的背景是绿幕,但在导演的监看屏幕中,动人心魄的月球和宇宙画面已经合成好并呈现在画面中。
这意味前期准备工作更加充足——分镜组画出拍摄分镜头故事板,电脑视觉特效团队准备好合成所需的虚拟背景,现场视频管理团队负责将摄影组拍摄的绿幕镜头与预置好的虚拟背景进行实时合成,以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精准拍摄。
在拍摄现场,导演、录音、电脑视觉特效、灯光、美术、动作指导、数字图像调色员等各环节工作人员,都有独立的拍摄监看条件。
刘杨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使用了当时中国唯一一套8路现场实时视频处理系统,既能在输入端口确保8台摄影机的高清信号保质保量接入系统,又能在信息采集存储后将信号分几十路输出,确保在现场的每个部门都能同步看到拍摄内容。
“电影产业要实现工业化操作,要求更多地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整合为一。”刘杨说。“比如,我们会按照剧本和分镜头要求,充分预设调色等原属于后期制作环节的工作方案,在前期拍摄时一体执行。而不是在拍摄结束后,把不满意的问题交给后期去修改处理。”
电影制作是一项庞大工程,从前期立项到后期宣发,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工序,提升运转效率十分关键。许多电影团队通过使用多人协作管理软件等方式,提高前后期各工种之间的协作效能,使电影制作过程更为可控,有效节约人力、时间和经费。
《封神》系列电影视效工作量占比较大,需要使用动画预览等方式帮助演员与各部门提前形成默契,为前期拍摄与后期视效制作建立衔接。仅《封神》第一部,动画预览就长达125分钟。
开机前,分镜团队完成分镜和分镜预览,经导演确认后,剪辑师制作动态分镜,然后由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多个预览制作团队合力完成动画预览。在此过程中,编剧、分镜头、堪景等制作环节均依托多人协作软件共享工作数据。
比如,编剧用文字方式描述特效场景的动画效果后,分镜人员会根据编剧的描述进行分镜绘制,并通过协作软件与编剧实时沟通调整具体细节;剪辑师则会根据分镜人员在协作软件中发布的分镜动画,设定动画中的人物坐标、画面比例等参数;后期制作部门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堪景、测温、测绘等,并将相关数据输入到协作软件中,供现场拍摄使用。
据了解,目前科幻玄幻、军事动作、动画类电影,都会不同程度采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可以说,科技手段的应用,整体重构了电影拍摄制作各环节的管理模式,通过大幅提高管理效能,为电影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人把握拍摄制作、传输放映、系统设施、标准检测和技术服务等关键节点,坚持自主创新,向“卡脖子”技术难题发起攻坚,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化、现代化、工业化电影摄制发行播映技术体系逐步完善。
在一些领域,中国电影科技已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和“领跑者”,引领着中国电影工业化前沿方向。随着更多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电影的拍摄、制作、放映全链条,成熟做法和经验得以批量复制,持续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
在放映领域,“中国巨幕”突破技术难题,使我国电影拥有了第一个自主巨幕品牌。
“中国巨幕”拥有母版制作技术和专利图像优化系统。2018年,“中国巨幕”获得亚洲电影博览会颁发的第一个奖项“高端巨幕格式科技奖”。这是电影行业进入数字时代后,中国影院技术获得的首个奖项,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开始在国际舞台赢得尊重。
华夏电影影院系统(CINITY),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格式电影放映系统和国有电影品牌,创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七大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
CINITY在放映端的重点技术突破,带动了高技术格式电影产业链的创新和迭代,推动更多电影在拍摄制作时就采用支持更高技术规格的拍摄模式。《我和我的祖国》《唐人街探案3》《金刚川》等国产影片都以CINITY格式上映。
在制作领域,伴随中国电影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我国自主电影技术和设备已逐步从服务国内市场向统筹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型。
以影视设备为例,目前我国已在无人机航拍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比如,大疆全新发布的无人机Inspire3,能够进行8K全画幅的电影级拍摄。
在专业摄影机领域,中国自主品牌提供了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轻量化、更高性价比的产品选择。国家地理纪录片《大象的秘密》第二集“沙漠”,就是由中国产电影摄影机品牌卓曜科技生产的摄影机(MAVOEdge6K)担任主机拍摄。该片荣获2023年第75届艾美奖非剧情类节目最佳摄影提名。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有一个“迷你”电影放映厅。除了面积不同,其中的各类系统设施与商业影院系统设施一模一样。
这里其实是一个“检测认证实验室”,几乎所有新近上市的电影设备、影院放映设备都会到此进行检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这里时,实验室正在组装一套国产电影音响设备,即将进入检测阶段。
“我们会为送检设备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助力它们与国际国内标准接轨,更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成相翼说。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国际电影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ISO/TC36)在中国的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也设置于此。该所长期致力于电影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
标准化,是实现电影工业化的核心。通过科学技术创新突破“标准垄断”,建立完善中国电影技术标准化体系,成为中国电影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必备武器”。
在世界电影发展历程中,欧美发达国家借助先进技术和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起完整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并通过主导制定国际电影技术标准,把控国际电影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电影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后,国际数字电影技术标准长期由美国好莱坞主导制定。
因此,建立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和检验测试认证专业化质量体系,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为解决各国普遍存在的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标准不统一、银幕亮度低、左右眼图像串扰严重等问题,中国电影科学技术探讨研究所结合中国数字电影立体放映技术和标准研究情况,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制定相关标准的提议。
2019年,该所提出首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电影技术标准《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提案,得到各国专家支持。2023年5月,这一技术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标准的发布打破了国外‘标准垄断’,填补了我国电影技术的国际标准空白,充分提升了中国电影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为推动国产设备进入国际市场争取了更多主动权。”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周令非表示。
近年来,中国电影人紧跟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瞄准电影摄制、放映、安全、版权等技术标准领域持续发力,在制作流程、生产管理、产业运营等方面努力寻求“标准化突破”。
当前,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中国正积极地推进与国际相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奋力推动我们国家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